于夫羅連同呂布所部八旗兵,在休屠各大敗于呂布,須卜骨都侯死后,四處散播謠言,聯系親近的、與休屠各不和的部落,并挾裹小部落,匯集了三萬匈奴兵,呂布親領兩萬八旗兵,五萬大軍殺入單于庭。
實力大損、自顧不暇的休屠各,在于夫羅許下的重利承諾下,墻倒眾人推,面潰敗,曾經可以發動五萬大軍的休屠各,只有數千逃到了漠北。
公元三一一年七月初八,在這個晴朗的日子里,匈奴六成的部落首領來到單于庭。
新建的高聳祭壇下,站滿了匈奴首領、高官,再外圍是十萬大軍,包過兩萬八旗兵、一萬曹軍正兵。
場面格外的安靜,眼神多停留在祭壇高臺之上。
這倒不是說匈奴人能做到保持安靜,這項強力體現紀律的一點,前期他們也吵吵鬧鬧,如同逛廟會,有說不完的話。
但三萬寂靜的曹軍軍陣,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壓力,與他們產生了強烈的對差,與曹軍待過數月的五千于夫羅嫡系騎兵第一個開始安靜下來,以為即將升任單于,不!匈奴王的于夫羅爭臉。
有多了五千安靜的成員,使得其余匈奴兵壓力更大,一一模仿才做到了這種匈奴集會,從未有過的安靜場面。
這是一個晴朗的日子,高臺上,這次戰爭的勝利者于夫羅,正單膝跪地,跪在身著侯服,頭帶冕冠七旒珠玉,剛升為楚侯食邑六千戶的曹性面前。
曹性左手朝廷詔書,右手托著一個的紫綬印璽,綬帶流露出的一角,滿是耀眼的金色。
于夫羅、曹性臉上滿是莊嚴,曹性看了看時辰字正圓腔的用漢語說道:“原羌渠單于之子,右賢王忠誠為國,響應國家號召出征平叛,立下赫赫戰功,族中卻出現跳梁小丑叛亂殘害單于……
今在漢、匈奴的傾力合作下,叛亂平定,匈奴單于位空懸……
……皇帝曰:右賢王于夫羅國之英雄,羌渠單于嫡子,授予其繼承王位!
自南匈奴南附以來,近三百年之久,于夫羅功勛為最卓越之一,近特刻匈奴王金印,授封于夫羅為匈奴王,匈奴多與漢室和親,漢室皇族血脈濃郁,特賜國姓劉!
于夫羅賜姓名劉夫羅,
去卑賜姓名劉去卑,
呼廚泉賜姓名劉廚泉,
欒提豹賜姓名劉豹!
……”
背了一夜的曹性,一字不差將宣講詞宣讀完畢,一臉嚴肅的看著于夫羅:
“劉夫羅,接詔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