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看著就要過年,而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被人潑汽油的事在村里也傳開了。村里人紛紛猜測到底是誰,能干出這么喪心病狂的事。
冬天農(nóng)閑,村里好幾個壯勞力就主動和村長提出要去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盯著。
村里的每家每戶在公司可都是有股份的,每年分多分少就看在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里能賣出多少貨。這要是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沒了,他們哪兒還有錢分。
這可不只是寧家的事,而是整個下山村的事。
此事還驚動了縣里的幾位干部,雖然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是民辦的,但也為幾個村和縣里提供不少便利,村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。而有人卻想要毀了這個地方,幾位干部怎么能坐視不理。
縣里的派出所一天接到幾次縣委打來的電話,要求將整件事一查到底,一定要找到背后的真兇,這還真難為只有二十來號人的縣派出所。
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的事還沒處理完,寧秋就收拾行李,準備去羅陽。這次她一人過去,處理完那邊的事,還得在過年前趕回來。
十二月十六日,寧秋到了羅陽。
剛到店里她就馬不停蹄的盤賬,了解店里的經(jīng)營情況。
“寧秋,我跟你說個事兒。”徐啟明將她拉去小樓說話。
“徐哥。啥事兒啊?”
“兩家分店的老顧客越來越多,店面實在太小,很多品種都放不下。十一月底那會兒,二分店邊上的一家鋪子剛好要出售。當時對方急著出手,我也沒來得及和你商量,就擅自做主把那處店鋪買下了。”
“你是說徐姐那兒?”
“嗯,好說歹說還是花了五千五。面積和我們的鋪子差不多大,二樓也有間十多平的屋子。”
“可以啊,五千五不算貴。”
要知道當初寧秋買下第一間店鋪才91年,最近幾年羅陽市的房價一直在小幅度上漲,況且這還是一間店面房。
“我已經(jīng)找了人裝修了,估計年初就能把原先的店面拓寬。”
“那三分店呢?”
“我也留意過,不過距離我們原先的店面有點遠,地段也不太合適。”
“嗯,徐哥看著辦,總之羅陽的生意我就交給你打理,你覺得行就行!”
“對了,我又招了兩人。都是從益民食品廠出來的,是我以前的同事。這會兒他們?nèi)ミM原料了,等回來再和你介紹。”